2018年4月25日,在投中信息主办的“第12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亚商集团执行董事陈勉一先生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由BU集团举办的《BU新青年专场》主题活动并在大会上致词,会场气氛热烈。作为此次大会的压轴论坛,亚商集团应邀参与到本次活动可谓别有深意。
亚商深耕中国资本市场30年,是市场诸多创新的首倡者与实践者,并逐渐成长为中国本土最优秀的具备产业整合和金融资本战略性运作能力的资本集团之一。
亚商集团对于中国的经济、企业、行业发展和特色商业文化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始终领行业风气之先,同时在投资过程中注重被投资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和未来资本市场溢价,作风稳健,业绩辉煌,收获广泛赞誉。
BU是“青年领袖聚合平台”,以独特视角传递青年人的大投资视野和态度。当今中国,青年企业家作为新经济业态的生力军,在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创新变革的时代,凭借自身的管理能力与创新精神正在成为发展的骨干力量,新时代的“国之脊梁”。
以下是大会演讲及陈勉一先生的发言记录:
首场主题演讲:《 转型与传承中青年企业家的价值探索》
BU集团董事长陈豪先生在专题演讲中分享道: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我们这一代80后是受益者。2008年,我们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社会对这一代年轻人有着很多误解。汶川地震后,80后的表现,展现出了新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面貌。那之后,我发起成立了“接力中国”,聚集中国最早期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服务于社会。如今,我们从7个创始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个会员。
由此可见,十几年的时间里,青年企业家已经成为新经济、新中国重要的组成力量。我们,见证了青年企业家的崛起和成长。
对比美国前十年最佳企业的组成,之前是以金融和医疗为主,而现在是以科技为主。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还有很大的空间。新一代企业家有很好的教育背景,而青年企业家具有的的共享意识、共享精神使之更为开放,更加融合。2016年,我们在大的环境下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成立了BU集团。
首先,是要经营好自己的事业。BU大部分成员都来自于实业,在产业的基础上,我们帮助成员在转型升级中不断提升。第二,是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果更好地转化。我们依托产业和资源平台的优势做了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今天BU财富和相关解决方案。
“共享经济 - 共享平台 - 共享精神”是组成新时代青年企业家的核心价值理念;创新、创业,正在成为青年企业家创造财富的主要领域;经营企业与投资,也正在成为青年企业家财富创造的主要方式。最后,陈豪先生以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主旨演讲:《 实业背景下的产业投资实践》
会议上,盛山资产创始合伙人甘世雄先生也做了名为《 实业背景下的产业投资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说,今天的主题本身就是创新。BU是个典型的例子,你们能把优秀青年的创新基因联结聚合在一起,非常不容易。
我本人最喜欢投技术创新,我的感触是----科学家不是企业家,如果联想不是由柳传志牵头,也不会发展成为今天的联想。
技术专家做企业家容易出现技术自负、蔑视管理、独享心态、拒绝授权等情况。100个技术企业家中,具备企业家能力的不超过10个。
优秀创业者要具备三种能力与气质,我喜欢的类型是鲨鱼苗,比如陈总和BU成员们;再就是有靠山,这里靠山指的是行业资源。第三是老兵新传,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在“BU新青年专场”的互动环节中, BU财富CEO宋亚杰先生作为圆桌对话的主持,与大众国际董事兼总经理杨一清先生、宇海发展集团董事长凌超先生、长甲控股执行董事赵宏阳先生、亚商集团执行董事陈勉一先生、源星昱瀚董事长卓星煜先生、易麟投资管理合伙人卞怡菁女士、恒泰华盛合伙人张科先生7位嘉宾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陈勉一:亚商集团执行董事
亚商集团执行董事陈勉一先生分享道:
现在,虽然资本赋能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的共识,但对此概念理解上的“简单粗暴”,还是大有人在。我分享一个小故事,1992年上交所开张时,我父亲出席了开幕仪式。他背后坐着一个国企领导,他说今天8家公司都是民企,拿不到贷款才跑到股票市场交易——现在,反过来了,有些企业家认为只要股票一开锣,钱就自然进来了。这都是认识上的偏颇。
在活动的互动环节里,各位嘉宾根据各自的理解出发,共同探讨了实业背景下的产融结合,以及青年企业家如何在传承、创新,以及如何平衡企业家的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等热门话题。现场,充满了活跃思想碰撞和充满真知灼见的智慧分享。
时间很快过去了,结束铃声响起的时候,嘉宾们和在场的观众都感到意犹未尽。好在,亚商的精彩总在持续不断地呈现出来。